琵琶亭
袁枚〔清代〕
孤亭月落九江秋,弹过琵琶水尚愁。
今日芦花笑词客,不曾老大已飘流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孤独的亭子笼罩在九江的秋夜,月亮已经西沉,当年弹过琵琶的地方,江水仿佛还在哀愁不已。
如今芦花丛中的白花似乎在嘲笑我这个诗人,还未到年老体弱的年纪,却早已身世飘零四处奔走。
注释
孤亭:孤立的亭子。
芦花:芦絮。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。
简析
此诗以孤亭、月落、秋江勾连历史,借江水 “尚愁” 暗合《琵琶行》悲绪,时空交织中见苍凉。后句以芦花 “笑” 反衬自身漂泊,“不曾老大已飘流” 既自嘲多愁,又道尽未老先衰的人生慨叹,自然意象与个人感怀相融,显示出诗人早期诗作借古抒怀的性灵特质。
袁枚
袁枚(1716-1797)清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子才,号简斋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主人、随园老人。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隆四年进士,历任溧水、江宁等县知县,有政绩,四十岁即告归。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,吟咏其中。广收诗弟子,女弟子尤众。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,与赵翼、蒋士铨合称“乾隆三大家”。 162篇诗文 514条名句
临江仙·孤雁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霜冷离鸿惊失伴,有人同病相怜。拟凭尺素寄愁边,愁多书屡易,双泪落灯前。
莫对月明思往事,也知消减年年。无端嘹唳一声传,西风吹只影,刚是早秋天。
醉翁操·题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
顾太清〔清代〕
悠然。长天。澄渊。渺湖烟。无边。清辉灿灿兮婵娟。有美人兮飞仙。悄无言。攘袖促鸣弦。照垂杨、素蟾影偏。
羡君志在,流水高山。问君此际,心共山闲水闲。云自行而天宽,月自明而露漙。新声和且圆,轻徽徐徐弹。法曲散人间。月明风静秋夜寒。